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在災區樹立希望的異鄉女孩 部落文化工作者 林子雯

近幾年上立法院抗爭、為⾃⼰所捍衛的議題到第⼀現場發聲,對⼈們似乎已經不再是遙遠的新聞畫 ⾯。然⽽,願意為了他⼈的權益,到混亂的遊⾏群眾之中疾呼立場,這樣的⼈可能就不多⾒了— 來⾃臺中神岡,近幾年常居屏東禮納⾥部落的林⼦雯,就正是其中之⼀。


「那是我第⼀次到立法院抗議!」


林⼦雯說,當時臺灣南部剛經歷八八風災,雖然不是當地⼈,但為了協助災後建的⼯作,進入⼩米穗基⾦會關注災後議題,她曾和部落的⼈⼀起北上,來到紛亂的抗議現場。「我不知道我可能會被拉扯、我可能要衝撞……我只覺得這件事情需要被溝通,⽽我就到了那個地⽅。」 ⾝為異⽂化的「第三者」,林⼦⼦雯回憶當時喧囂、能量的流動仍深受震撼—⽽這,或許也是她受到感召、被屏東原鄉所選擇的關鍵。


林子雯6.jpg


>雖然已經融入部落⽣活多年,但回憶當初在立法院抗爭的過程,林⼦雯仍歷歷在⽬(圖片授權 / 林⼦雯提供)


「不是我選擇這個地⽅,⽽是這個地⽅選擇我。」


非原住民⾎統、也不是屏東本地出⾝,林⼦雯卻毫無違和的在瑪家部落⽣活了四年。「剛開始其實是想做環境教育,為⼟地付出。」回溯家庭背景所帶來來的影響,從⼩父母就帶著她四處登⼭、 接觸⾃然,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到⾃⼰對於⼟地的熱忱、以及對於異⽂化的渴望。


「我想原住民就是最靠近⼟地的族群吧!我很想要學習那份和⾃然共處的態度。」


深活-6.png


>原始聚落的⽂化魅⼒,召喚林⼦雯成為其中的⼀份⼦


莫拉克颱風侵台前,林⼦雯正在台東鸞⼭部落帶領環境體驗營,「那時候的衝擊對我⽽⾔⾔真的很 ⼤—第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⾒⼀個風災對環境的改變。」親⾝經歷後,毅然投入⼩米穗原住⺠基⾦ 會重建⼯作,爾後受到邀請,輾轉來到屏東參與部落社區⼯作。 八八風災重創東南部地區,其中屏北三鄉許多部落⾯臨家園破碎,當時第⼀時間遷村、滅村的問題沒有被政府單位妥善解決,因⽽引 發後來來居⺠群情北上抗爭的導火線。


事前林⼦雯透過新聞媒體瞭解當時現況,卻發現事件本⾝並 沒有她所理解的 這般單純「當你真正進入議題,看⾒事件中的每個⼈親⾃講出來的真正想法,讓⼈深受震撼。」實際前往立法院抗爭的經驗,讓她⾯對這個村落、這裡的⽂化,所抱持的觀點以往不 再相同:她從全然陌⽣的外⼈慢慢成為⼟地的⼀份⼦⼦。


「就像我說的,其實不是我選擇這裡,⽽是 冥冥之中,這個地⽅選擇了我。」


原鄉⼈的⾎液在無形之中流進⽣命,也締結下她與禮納⾥三個部 落之間的緣分。 「我像新⽣兒⼀樣,重新認識這個世界。」 ⾒證風雨帶來的斷垣殘壁後,林⼦雯捲起袖⼦,義不容辭的參與⽂化⼯作。「我剛開始去參與⼀個 部落會議,真的整場下來來完全聽不懂欸!」現場有居⺠、學者、平地⼈,但會議全程都⽤魯凱族的 語⾔溝通,讓林⼦雯備受⽂化衝擊!


「你沒有出國,光是在臺灣就有很多不同的⼈,⽤他們的⽅式⽣活著。」


醒悟⾃⼰和原住民族有多麼的不⼀樣,她意識到:如果想要為這塊她在乎的⼟地做些什麼, ⾃⼰就必須跟上當地⼈的腳步、理解當地的⽣活⽅式,才有可能盡⼀⼰之⼒;⽽林⼦雯深刻明⽩彼此即使有相異之處,也有著命定的⼀樣——那便是我們都是台灣這座島嶼的孩⼦。


林子雯3.jpg


跟上在地⼈的腳步,理解他們的⽣活,才能從中為⽂化做出回饋。(圖片授權 / 林⼦雯提供)


「你不能推著他們、拉著他們,你必須是跟著,再來來才是⼀起—這個過程,很漫長。」


她坦⾔⾃⼰最初就像部落的孩⼦⼀樣,完全得從頭了解這個聚落的⽂化,「像新⽣兒,新認識這個世界。」 林⼦雯全然地投入⾃⾃⼰:她在部落⽣活、和部落居民們吃飯,在茶餘飯後的對話中了解他們的想法,也慢慢在潛意識中形塑⾃⼰的能⼒所能回饋的樣貌。代代相傳的居住地因為風災被⼟⽯淹沒,連帶使得傳統⽂化加速消失,


「回家的路為什麼這麼難?空間不⾒了,所以我才想說如果可以重塑,不然孩⼦根本就看不⾒。」

「在重拾⽂化的過程中,也拾回⾃我。」

「如果有能夠象徵部落精神、同時能讓孩⼦⾃在學習、或⼀起⼯作的空間,那有多好!」


林⼦雯觀察到⽥間都有農民們⽣活的⼯寮,便著⼿將⾃⾃⼰的理想付諸於實際⾏動:她遵循傳統⼯法,和當地居民⼀起在長榮百合國⼩興建傳統⼯寮,重現部落的⽣活空間、同時帶回教育現場,這裡成為孩⼦們的另類教室,也是年輕⼈並肩⼯作到深夜的所在。


深活-3.png

林子雯4.jpg


>邀請部落長老、居民⼀起重現傳統⽂化空間,不僅延續消失的⽣活⽅式也讓⼈與⼈之間的距離更靠近。(下圖圖片授權 / 深活共構粉絲專⾴


「我⼀直到參與這個計畫才發現,⾃⼰對於形塑空間的過程可以這麼樂在其中!」因為從祖⽗輩開始 家族都是從事建築業,⽗親是板模師傅,林⼦雯從⼩就對「創造空間」有所依歸。⼯寮落成後,她和團隊陸續申請到⽂化部的「青年村落⽂化⾏動計畫」的挹注,在此地舉辦⽥間⽣活節,邀請⼤家來到這個空間認識⽥間⽣活智慧,喚起居民和⼟地之間的聯繫,成為長輩跟孩⼦交流⽂化的媒介,「我定位這裡就是『愛的空間』!」興奮地說道⼯寮的創建就是⾃⼰的「代表作」,當初看著⽗親⼯作的女孩,也已經成為能夠賦予空間能量、讓情感再次流動的⽂化⼯作者。


從「跟著」到「⼀起」的這段過程,林⼦雯意識到⾃⼰⾓⾊的轉移竟是這麼的⾃然、那相對不變的出⾝⾝認同也並未迷失。「即使部長老也把我當成他們的孩⼦,但我始終很清楚⾃⼰是異⽂化⼈,就算開始有陪伴者和領導者的位置,但依舊是在部落⽂化中的學習者。當你了解越多,你越覺得有更多的未知正等待被發現。」


不設限⾃⼰該何時抽⾝,她實踐著計畫團隊「深活共構」的核⼼理念,跟隨著⽂化的脈動、⼈們的組成型態學習深度⽣活。同時,有著在地公部⾨、⽂化部等單位的⽀持,讓原住民的各類議題可以透過⽂化再造的形式被看⾒,讓林⼦雯有信⼼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們,聯⼿持續的為關注的⼈事物努⼒,長成屬於這塊⼟地的樣貌 —「因為⽣命只有⼀次,我想做⾃⼰認為有價值的事!」說著這句話的林⼦雯,眼裡有光。



文章撰寫:《職人》SHOKUZ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