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洄遊家鄉花蓮,揪團「餐與」海洋文化 —食魚教育推廣家 黃紋綺

「前一陣子要送船去維修,站在船長室看出去—就想到小時候舅舅載著我出海,在一樣的位置欣賞花蓮港的景象。感覺到自己真的很喜歡海、海真的很漂亮。」帶著中山大學海工系的背景,遊歷各國從事海洋研究後返臺的黃紋綺,聊起自己與海結緣的初衷,就立刻憶起刻畫在童年時期的美好畫面。回到家鄉花蓮從事食魚教育推廣,外界總是誤認她是為了扛下家業重擔,但黃紋綺笑著連連否認:「真的不是!我當初說要回來,我二舅還講狠話,說要把我腿打斷!」



離開學術殿堂,她回歸初衷成為海洋的子民

擁有深厚的海洋環境研究經驗,眼前的黃紋綺卻沒有學者的距離感,看著她在「洄遊吧」體驗教室自在穿梭的身影,一下化身解說員專業授課、一下親自提起筷子和遊客分享吃魚技巧,與其說她是食魚推廣專家,還不如說她是專業「魚控」!依循著對於海洋文化的熱愛,黃紋綺說畢業前就在思考自己到底是要出國做研究,還是直接創業從商?當年一邊跑國外海港跟研究計畫、一邊測試自己的志向,她觀察到一個現象:臺灣的海島環境並不比國外差,為什麼總覺得大家還是對海很陌生?


0615.png

>投入海洋研究多年,黃紋綺有感臺灣只有「海鮮文化」,卻沒有「海洋文化」。(圖片授權:洄遊吧Fish bar 團隊)


以農立國、長期著重食農教育的家鄉,但卻鮮少人意識到「食魚」教育、認識海洋的重要。乘載著傳承海洋文化的使命感,黃紋綺以此為根基構築出「洄遊吧」的雛形,回到初衷之地—家鄉花蓮實踐理念。「那時候的想法是:與其花幾百萬的出國自我投資,有沒有可能先把實力做累積、先進戰場!」這番話黃紋綺現在說來輕鬆,實際上走出紙上談兵的階段、真正搭起人們與海之間的橋樑,卻著實耗費她許多的苦心。


實際讓人們親近漁場、從漁產認識海洋,是黃紋綺創立「洄遊吧」的初衷

>實際讓人們親近漁場、從漁產認識海洋,是黃紋綺創立「洄遊吧」的初衷。(圖片授權:洄遊吧Fish bar 團隊)



打破人與海洋的隔閡,從「餐與」開始

以推廣食魚教育、海洋文化為團隊核心,並透過和生活最親近的漁產作為媒介,「洄遊吧」設計一連串的體驗活動,完整呈現食用魚從原生產地捕撈、一直到料理、送上餐桌享用的過程。現場的解說人員專業指導,活動精彩緊湊,讓人深刻的感受到團隊深厚的功力和難能可貴!但作為「洄遊吧」的創辦人,黃紋綺表示剛開始返鄉真的只有一個人,「雖然已經有很完整的計畫了,可就是沒有人啊!」少了成員的加入支持、加上家人起初的不諒解,經歷種種挫折,她卻仍在最後看到希望的曙光:「我們第一場『潮體驗』,竟然一下就報名額滿了!」


A_JON_9324-1024x678.jpg

>親自帶體驗團隊認識魚種,黃紋綺透過食用魚作為媒介,帶大家認識海洋。(圖片授權:洄遊吧Fish bar 團隊)



活動需要最接近海洋的第一線工作者—漁民來講解定置漁網的捕撈過程,黃紋綺邀請自己的舅舅來當「潮體驗」的講師。「他還很懷疑的說:誰會有興趣想聽我講抓魚?」結果活動訊息公開不久立刻額滿,不僅給團隊一劑最有效的強心針,也讓身為漁人的舅舅既緊張、又喜出望外。「他就帶著滿滿十張A4的手稿帶體驗,活動開始前還偷灌了一罐啤酒!」回憶起舅舅當初慎重解說的模樣、以及近年觀光客陸續親近漁港,和漁民面對面接觸的轉變:她看見漁人在過程中重拾對自己職業的驕傲,也看見團隊真的帶動人們對海洋的熱忱!「有的時候會遇到之前有來過的,又再來體驗另一場活動。然後發現他們已經不是單純吃魚,而是真的有認識!」幾年下來人員陸續補足、漁民由被動化為主動、以及遊客的分享介紹,匯聚著人們參與的能量,都讓黃紋綺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、帶著團隊逐步向前。


洄遊明星握手見面會2-1024x683.jpg

>看見民眾在體驗過程中有所收穫,就是「洄遊吧」團隊覺得最值得的回饋。(圖片授權:洄遊吧Fish bar 團隊)



踏浪前行,走出寶島的海域接壤世界

近幾年,「返鄉青年」成為地方希望的代名詞,而身為其中的一員,黃紋綺感觸良多的分享青年必須面臨的壓力「當媒體都走掉了,你要想辦法維持生活。」如何穩定收入、營運自己的理念,她也感謝文化部「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」的信任,彈性的獎金制讓她能夠專注在自己的專案規劃,同時在業師前輩的帶領之下,更幫助她度過創業的陣痛期。

面對自己所深愛的海洋,黃紋綺期許自己和團隊未來能將「洄遊吧」的理念推廣到海外

>面對自己所深愛的海洋,黃紋綺期許自己和團隊未來能將「洄遊吧」的理念推廣到海外。(圖片授權:洄遊吧Fish bar 團隊)



「返鄉創業最重要是穩固自己的核心和理念—先感動你自己、再感動人。」黃紋綺說從自己與團隊對海洋的熱愛作為出發,並秉持著推廣海洋文化的終極目標,讓「洄遊吧」已經有穩定的發展。他們近期更遠赴食魚大國日本取經交流,間接的促進團隊不斷優化、開發讓人們更有共鳴的食魚教育活動。「希望做到全亞洲最大的食魚教育體驗!」,「洄遊吧」期許未來能夠複製他們在七星潭培育出來的商業模式,扶植各地的漁村延伸海洋的產業價值、讓世界看見海洋文化的魅力。


回到故鄉花蓮,持續不懈著透過漁產,向人們傳述著海洋的故事,黃紋綺已經經手上百場食魚體驗活動。隨著季節、客群調整的授課內容精彩紮實,唯一不變的是她教學簡報的開場和收尾—放上七星潭海灣的照片,黃紋綺總是會語帶驕傲的和大家介紹:「這是我長大的地方,也就是你們所在的位置,花蓮七星潭海灣!」多年來慢慢看見團隊的努力扭轉漁業文化的風氣,這位在花東帶著滿腔熱血創業的返鄉青年感性的說「這裡是孕育我長大的地方,現在換我長大了,就讓我來保護他吧!」。見證黃紋綺洄游家鄉深耕文化的過程,我們也看見那份以身為海島國家人民為榮、再盡一己之力回饋的感動。



文章撰寫:《職人》SHOKUZiNE